查看原文
其他

城就百年科学梦想——《怀柔科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草案)公示

导 读

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深入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高质量、高起点规划建设怀柔科学城,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怀柔科学城管委会,会同怀柔、密云两区政府,组织编制了《怀柔科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以下简称“控规”)。目前已形成控规草案,于10月22日起正式启动社会公示。

 

控规编制工作建立了由主责单位、责任单位、专家智库、规划编制工作营组成的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工作营的支撑平台作用,广泛邀请建筑、科研、景观、产业、国际化服务等多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共同参与、全程指导,有效提升了规划的前瞻性。


控规成果刚性传导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积极适应资源紧束、减量提质的转型发展要求,通过制定规则、创新策略,引导空间资源有效配置,强化实施过程动态管控,进一步提升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01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控规深入贯彻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按照建设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和百年科学城的总体要求确定了怀柔科学城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战略定位: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支撑,引领全球科学发现和重大前沿技术突破的新引擎,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 发展目标:尖端创新引领的世界知名科学中心,绿色创新引领的协同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引领的宜居城市典范。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国家实验室集群,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家,产出一批基础性、前瞻性、交叉性、融通性、颠覆性的创新研究成果。


02

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控规尊重自然本底条件和城市组团格局特点,按照核心聚焦、学科集中、职住平衡、联动发展的理念,在怀柔科学城内构建“一芯聚核,怀密联动,一带润城,林田交融”的空间结构,形成山峦环抱、碧水绕城、组团镶嵌、疏密有致的整体布局。


控规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规划建立全域覆盖的分区分类管控体系,通过划定居住主导区、科学创新功能主导区、商业商务主导区、公共服务主导区、基础设施主导区、绿地水域主导区、混合功能主导区、村庄建设主导区、战略留白主导区、水域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区、其他林草保护区、自然保留地、农业观光区、景观游憩区等主导功能分区,明确城乡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主导功能,进而有针对性提出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建设的管控要求。


03

底线管控与发展规模


怀柔科学城规划范围总面积约100.9平方公里。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坚持前瞻谋划、近远结合、集约高效,到2035年规划常住人口规模约23万人,就业岗位数量约22万个,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约40.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约36.1平方公里,村庄建设用地约4.2平方公里),建筑规模约2720万平方米,形成适宜的人口密度与合理的建设强度。


04

实现“双体系”深度融合发展


控规着力突出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源头优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的强度优势、首都生态涵养区的自然人文优势,围绕“1+3”的总体思路,构建“创新生态体系”与“自然生态体系”高度融合的整体格局。


1

自然生态体系——构筑亮丽生态底色


“1”是构筑亮丽生态底色,建设山水城市典范。控规以多要素生态评价为基础,严格落实两线三区全域国土空间管控要求,通过现状建设用地减量、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等综合方式,巩固生态本底优势,构建有生机、有生活、优生境的整体环境,实现蓝绿空间比例约占规划范围的60%。


通过养山、活水、密林、富田,持续提升生态品质,营造融合城市、环抱乡村、涵养科学精神的优美环境。建立覆盖全域的森林生态廊道网络,有效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滞尘抗霾、降温降噪和提升景观品质的重要作用,实现“森林伴科创,花园里生活”


2

创新生态体系——聚焦“科学、科学家、科学城”核心要素


“3”是构建由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个核心要素组成的创新生态体系。


✔ 在推动“科学”原始创新发展方面,重点围绕物质、信息与智能、空间、生命、地球系统等学科方向,构建支撑完整科学创新链条的功能布局。适应科学发展的成长性和实施动态性,规划“科学发展类用地”总计约12平方公里,在保证规模布局前提下允许灵活调节细类用地比例,鼓励用地和建筑功能混合,形成活力开放的科研社区。划定1.8平方公里战略留白用地,为中远期发展预留空间条件;划出7.6平方公里有条件建设区,引导远期重大项目优化选址。


✔ 在服务吸引“科学家”方面,通过全方位构建国际人才社区综合功能体系,打造具有成就感、荣誉感、归属感的环境氛围,形成科学领军人才高地。结合新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怀柔科学城内构建“城市—街区—社区—街坊”四级城市生活服务圈,提升工作生活的融合度与便捷度。适应国际化、年轻化的科研人群特点,加强与国际公共服务资源的对接合作,推动涉外教育、医疗、商业设施建设,打造开放包容、国际化氛围浓郁的宜居环境。


✔ 在营建“科学城”方面,综合考虑行政边界、功能分区特点及地理标志因素,将怀柔科学城划分为科学城中心区、科学城北区、科学城南区、科学城东区和科学田园5空间单元,并细分为23个街区,实施分级分类的规划统筹管控。


科学城中心区面积约28平方公里,是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尖端科学创新要素与国际化高品质城市服务功能高度复合的城市活力中心区。


科学城北区面积约5.7平方公里,是与雁栖湖国际会都融合发展的关键区域,北部打造矿山生态修复和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标杆工程,南部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打造智力资源集中的怀北科教小镇。


科学城南区面积约21.6平方公里,是与怀柔老城区、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融合发展的枢纽区域,是创新型产业示范区、城市综合服务承载区和高品质国际化社区。


科学城东区面积约12.8平方公里,是怀密联动、融合发展的关键区域,以顶尖科研机构及大学为带动,紧密结合轨道微中心建设,打造创新链条完整、高端要素集聚、生活服务完善、文化魅力突出的创新提升发展示范区。


科学田园面积约32.8平方公里,跨怀柔、密云两区,是山水林田有机共融的生态区,美好乡村人居发展的示范区,绿色科技创新理念的展示区。


05

构建完善的城市支撑体系


控规构建通达畅行、高效智慧的需求响应式交通系统,充分利用既有铁路系统开行高速和城际铁路、区域快线、市郊铁路等多层级的轨道交通服务;坚持集约高效、绿色低碳、韧性智慧理念,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加强防灾减灾和综合应急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建设永续发展的健康城市;聚焦城市形态管控,划分“两级八类”的城市设计管控引导分区,彰显山水致美、城景交融的城市特色,展现山水风韵、怀密风采、秀雅风格、创新风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要求,现就《怀柔科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草案)进行公示,听取公众意见,公示期限30天。公示分为网上公示和现场公示,公示时间从2020年10月22日到11月20日,网上公示内容为一张图解读控规草案,将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怀柔区政府和密云区政府网站上进行发布,若有意见,请在发表评论区填写意见或直接通过邮箱(邮箱地址:hrkxckonggui@163.com)提交反馈意见;现场公示内容为控规草案,公示地点在怀柔科学城管委会一层大厅(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杨雁路888号),若有意见,请在现场留言。


对于市民反馈的意见建议,我们将及时研究,并将采信结果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怀柔区政府和密云区政府网站进行通告。直接反馈意见的个人,应签署真实姓名、住址及联系方式;单位应加盖公章,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本内容由详细规划处(城市更新处)提供


你可能还喜欢

新总规亮点解读 | 北京2035,迈向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作出示范

城市副中心 | 打造北京的重要一翼,建设新时代的精品城市

北京14个分区规划,亮点全在这儿!

微信

微博

今日头条

喜马拉雅


长按关注北京规划自然资源,解锁更多权威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